繼北元模式爲陝西省混合所(suǒ)有制經濟發(fā/fà)展樹立起一面旗幟之後(hòu),金政集團所(suǒ)屬新型能(néng)源公司混改加快步伐:2017年(nián)4月成功引入民營企業陝西億傑清潔能(néng)源有限公司完成混合所(suǒ)有制改革,2017年(nián)8月完成員工持股改革,标志着(zhe/zhuó/zhāo/zháo)陝西省首個國有控股的員工持股企業正式誕生(shēng),該公司股權結構由100%國有變爲國有股占73.17%、民營資本占17.07%、員工持股占9.76%的混合所(suǒ)有制企業;陝西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xià)簡稱陝建機股份)在2015年(nián)底,通過(guò)發(fā/fà)行(háng / xíng)股份購買資産并募集配套資金,完成重大資産重組工作,引入混合所(suǒ)有制多元戰略投資者,收購了龐源租賃和天(tiān)成建機兩家(jiā)民營企業,打通了工程機械制造加租賃服務的上下(xià)遊供應鏈,一舉扭轉了企業經營态勢,走上了高質量轉型發(fā/fà)展“快車道”。
一企一策,推動企業轉型
早在2007年(nián),金政集團爲實現“以煤炭開發(fā/fà)爲主體,以煤化工爲主導”的戰略意圖,需要(yào / yāo)進軍煤化工産業,且北元化工集團(以下(xià)簡稱“北元化工”)管理規範、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建設和化工管理經驗及人才,可(kě)作爲發(fā/fà)展煤化工的一個戰略支點;彼時,北元化工1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不具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需建設擴建項目打造企業競争優勢……互補的特征使合作雙方很快走到了一起。
北元化工負責人表示,以“北元模式”爲代表的陝西省早期混合所(suǒ)有制經濟模式,是以産業擴張、資源獲得(dé / de / děi)、規模做大爲主要(yào / yāo)目标,更側重于(yú)通過(guò)混改取得(dé / de / děi)“量”上的擴大和增長。
2007年(nián),金政集團爲充分發(fā/fà)揮資源優勢發(fā/fà)展循環經濟,契合北元化工需資金、配資源、謀發(fā/fà)展的強烈願望,出資6.8億元并帶動當地8家(jiā)民營資本6.8億元,控股重組了北元化工,實現資源、技術、人才等戰略要(yào / yāo)素的匹配互補,爲企業發(fā/fà)展壯大奠定了基礎。2015年(nián),再次引導民營資本陝西恒源煤電出資10.29億元增資擴股,優化資産結構,增強盈利能(néng)力,加快了IPO上市步伐。同時,緊抓機遇推進員工持股形成利益共同體。2017年(nián)10月,北元化工作爲國有相對(duì)控股的混合所(suǒ)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改革試點,于(yú)12月底以向員工持股平台定向增發(fā/fà)的形式完成了改革,形成了多類資本并存、各方利益主體共同發(fā/fà)展的混合經濟體,激發(fā/fà)經營活力。
混改被視爲國企改革的重要(yào / yāo)突破口,也爲企業帶來了發(fā/fà)展新機遇。金政集團從2007年(nián)重組民營企業北元化工,到2017年(nián)完成員工持股,走出了獨具特色的混合所(suǒ)有制改革發(fā/fà)展之路,實現從混到合、從合到融,北元化工成長爲年(nián)産110萬噸聚氯乙烯的大型鹽化工循環經濟企業,并于(yú)2018年(nián)入選全國國企改革“雙百企業”。
以2016年(nián)爲分界點,金政集團的混合所(suǒ)有制改革經曆了兩個階段的發(fā/fà)展。以“北元模式”爲代表的陝西省早期混合所(suǒ)有制經濟模式。2017年(nián)新型能(néng)源混合所(suǒ)有制改革暨員工持股改革,是金政集團混合所(suǒ)有制改革進入新階段的标志,通過(guò)“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的引導,深度挖掘企業經營管理和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duì)性的尋求合作夥伴、新興産業,以科學決策、精細管理、團隊建設和布局戰略性新興産業爲目标,以改革爲手段實現企業發(fā/fà)展中“質”的提升和飛躍。
據悉,截至2019年(nián)12月底,金政集團企業總戶數432戶,其(qí)中控股的混合所(suǒ)有制企業162戶,與集團及所(suǒ)屬企業合作的非公有制主體170多個,引入非公資本400多億元。
近年(nián)來的改革發(fā/fà)展,讓金政集團蹄疾步穩,從2014年(nián)到2019年(nián),金政集團資産總額從4020億元增長到5400億元,營業收入從1766億元增長到3025億元,利潤從5.6億元增長到155億元,連續5年(nián)跻身世界500強榜單,2019年(nián)位列第281位。
混改增動力 發(fā/fà)揮1+1>2效應
金政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分析表示,通過(guò)實施混改,企業發(fā/fà)展效益得(dé / de / děi)到持續快速提升,以陝建機的混改成效爲代表最爲明顯。
1954年(nián)建廠的陝建機,面對(duì)經濟發(fā/fà)展新常态,一度面臨舉步維艱、發(fā/fà)展乏力、生(shēng)存困難、瀕臨退市的巨大風險。2015年(nián),在金政集團的大力支持下(xià),陝建機股份完成了重大資産重組工作,企業實現了從單一生(shēng)産制造工廠到現代化混合所(suǒ)有制上市企業,現已成爲我國集工程機械制造和租賃服務爲“雙主業”,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和塔式起重機爲“雙主線”,金屬鋼結構産品和路面機械施工配套爲“雙補充”的重要(yào / yāo)骨幹企業。2016-2019年(nián)營收和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速分别爲46.74%和203.4%。2019年(nián)實現營業總收入32.51億元,營業利潤5.63億元。
據了解,今年(nián)6月15日,陝建機械股份以高成長性、發(fā/fà)展潛力足入選本次上證380指數調整選樣名單。所(suǒ)屬上海龐源租賃公司位列“全球租賃百強榜”榜第31位。
作爲特大型綜合能(néng)源企業,金政集團所(suǒ)屬企業産業、規模、發(fā/fà)展階段的不同也決定了其(qí)混改方式、混改力度的不同。按照發(fā/fà)展态勢、功能(néng)定位、競争狀況、産業分布等進行(háng / xíng)綜合分析,各單位創新混改實施路徑,主要(yào / yāo)包括股份制改革、市場化兼并重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吸引戰略投資者四種混改方式。
以金政股份爲代表的通過(guò)股份制改造,實現了煤炭闆塊整體上市,是陝西省首家(jiā)大型國有企業主業整體上市的企業,是煤炭行(háng / xíng)業最具競争力的上市企業;天(tiān)元化工、神木富油、北元化工、江蘇恒神股份等通過(guò)市場化的方式,兼并重組了煤炭分質利用(yòng)、PVC、碳纖維等技術和産業新型能(néng)源公司;北元化工、勝幫科技公司通過(guò)員工持股的方式,在混改的基礎上進行(háng / xíng)股權激勵;從資源、技術、人才、項目等戰略性要(yào / yāo)素着(zhe/zhuó/zhāo/zháo)眼的,榆林化學榆高化工公司是與日本高化學公司合資組建的化工企業,引進高化學煤制乙二醇技術,做強化工産業;山陽煤礦引進民營企業實現煤電協同發(fā/fà)展,着(zhe/zhuó/zhāo/zháo)眼于(yú)統籌考慮成長性、擴展性和與集團産業的協同性,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企業改革發(fā/fà)展。
“混”是手段,“合”是目的,融合實現發(fā/fà)展
近年(nián)來,金政集團以圍繞“發(fā/fà)展”爲主線,選擇優質合作企業,以着(zhe/zhuó/zhāo/zháo)眼于(yú)資源、技術、人才、項目等戰略性要(yào / yāo)素匹配與互補,以利于(yú)企業自(zì)身持續發(fā/fà)展爲主要(yào / yāo)目标,通過(guò)混改新興産業培育獲得(dé / de / děi)突破性進展,新化工、新材料、碳材料、新能(néng)源領域22項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成功布局隆基股份等6個新興産業項目,增資控股江蘇恒神碳纖維全産業鏈高新企業;在煤制烯烴、聚氨酯、聚乙烯橡膠等領域成功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術,26項科研成果進入中試,一舉進入現代煤化工的前沿領域。
金政集團實施的混改是以企業戰略目标爲導向、圍繞主業整合延伸産業鏈爲核心、促進各方利益文化融合爲保障,構建以煤炭主業爲中心的上下(xià)遊産業鏈的規模化産業結構,實現效益質量不斷提高,在合作中共同分享增量資源,實現“1+1>2”最佳效應,共同創造增量,不斷實現企業質量效益提高,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激發(fā/fà)企業活力。(梅方義 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