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工作
紀檢監察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系列之五——網絡借貸(P2P)類案例
發(fā/fà)布時間:2018-06-12     作者:     文章來源:   分享到:

曹某某非法集資案


案情介紹


     2014年(nián)6月份,被告人曹某某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fā/fà)區注冊成立山某XX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并建立“XX财富網站”。2014年(nián)6月份至2014年(nián)11月份期間,被告人曹某某以山某XX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的名義,利用(yòng)網絡宣傳推廣其(qí)“P2P”投資模式,以投資理财的名義吸收存款,并承諾高額回報,通過(guò)其(qí)公司運營的“XX财富網站”采取發(fā/fà)放虛假借款标、低進高出轉貸等形式非法吸收闫某某、陳某某、史某某、李某、郭某某、葛某某、侯某等460人資金共計人民币33107689元,至案發(fā/fà),尚有317人的資金人民币12360110元未返還。


案件查處

     曹某某明知山某XX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未經主管機關批準,利用(yòng)網絡宣傳推廣公司“P2P”投資模式,采取發(fā/fà)放虛假借款标、低進高出轉貸等形式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數額巨大,其(qí)行(háng / xíng)爲構成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作案手段

     通過(guò)“P2P”投資模式,以投資理财的名義吸收存款,并承諾高額回報,通過(guò)其(qí)公司運營的“XX财富網站”采取發(fā/fà)放虛假借款标、低進高出轉貸,并利用(yòng)虛拟會(huì)員充值記錄注冊“馬甲号”進行(háng / xíng)宣傳。


案件警示

     面對(duì)高利誘惑和良莠不齊的P2P平台,投資者在投資前應核實信息,切勿盲目輕信高利率。同時警惕自(zì)融平台搞資金池,嚴防信息造假。尤爲重要(yào / yāo)的是投資者應該明白P2P平台不能(néng)動用(yòng)客戶的資金非法吸存,也不能(néng)直接放貸。在投資前,投資者應認真查看信息披露程度,盡量選擇知名度高、實力雄厚、成立時間較長的平台,避開新平台和利率明顯高于(yú)行(háng / xíng)業的平台,做到擺正心态,理性分析,避免上當。

                                                                                                              (張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