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點摘要(yào / yāo)與解讀
政策面,11月政策面主要(yào / yāo)在明導向、促開放、優化監管方式等幾個方面。明導向,金融委會(huì)議提出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néng)、提高融資比重;證監會(huì)新聞發(fā/fà)言人就(jiù)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表态,提示對(duì)金融科技将側重監管“金融”本源;易行(háng / xíng)長表示金融必須持牌經營,要(yào / yāo)改變金融資産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促開放,滬深交易所(suǒ)修訂發(fā/fà)布QFII、RQFII實施細則,擴大投資範圍;滬深港交易所(suǒ)就(jiù)擴大滬深港通股票範圍達成共識。優化監管方式,上交所(suǒ)制定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nián)行(háng / xíng)動計劃,并發(fā/fà)布《信息披露分類監管》;銀保監會(huì)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财務性股權投資行(háng / xíng)業限制。
市場走勢,11月A股震蕩上行(háng / xíng),全月上證指數上漲167.23點(5.19%)至3391.76點;深證成指表現弱于(yú)上證指數,上漲433.51點(3.28%)至13670.11點。成交量方面,上證A股日均成交3194.39億元,較上月增加772.17億元;深證成指日均成交4899.99億元,環比增加96.68億元。闆塊方面,申萬28個行(háng / xíng)業指數中23個上漲,順周期行(háng / xíng)業表現亮眼,當月漲幅前三的闆塊爲有色金屬(20.51%)、采掘(15.01%)、鋼鐵(10.91%)。
基本面與估值,基本面方面,11月官方制造業PMI 52.1, 預期值51.5, 前值51.4;官方非制造業PMI 56.40,預期值56,前值56.20,均保持在擴張區間。估值方面,截至11月末上證A股月末平均市盈15.48倍,爲2010年(nián)至今60%的分位處;深證A股33.18倍,爲2010年(nián)至今56%的分位處;創業闆爲60.13倍,爲上市至今60%的分位處,三大股指估值約爲曆史均值水平。
資金面,10月社會(huì)融資規模增量爲1.42萬億元,比上年(nián)同期多5493億元,預期1.4萬億;新增人民币貸款6663億元,預期8000億元,前值1.92萬億元;M2同比增長10.5%,前值增10.9%。分項看,增幅前三分别爲新增人民币貸款6663萬億、政府債券4931億元、企業債券2522億元。外資方面,11月北向資金整體呈現大幅淨流入狀态,合計淨流入579.29億元,滬股通淨流入411.71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67.59億元。融資方面,截至11月末,兩市融資餘額合計14571.83億元,較月初增加423.07億元,兩市融資餘額均有所(suǒ)增加。
全球來看,疫情仍遠未平息,發(fā/fà)達國家(jiā)經濟生(shēng)活恢複常态仍有待時日。在流動性泛濫的推動下(xià),全球股市走出了與經濟基本面相背離的上升走勢。随着(zhe/zhuó/zhāo/zháo)拜登當選的塵埃落定,美國政治不确定性有所(suǒ)消除,風險資産仍有可(kě)能(néng)再創新高。國内來說,宏觀經濟持續穩健運行(háng / xíng)、基本盤較好,各項指标屢創年(nián)内新高,但同時高層也釋放出貨币政策邊際收緊的信号。考慮冬季國際疫情重燃對(duì)國内的輸入壓力,外加拜登已明确表态短期不會(huì)終止美國第一階段加征的關稅,不确定性猶在。
短期來說,國内股市11月在周期股的拉動下(xià),上證創近期新高、走勢較好。但也要(yào / yāo)看到,在闆塊多次輪動後(hòu),部分熱炒闆塊已經脫離了基本面,而(ér)質地優良上市公司估值已經較爲合理,未來空間仍有待業績的驗證。預計上證指數短期内維持區間震蕩的概率較大,大幅向上或向下(xià)的可(kě)能(néng)性均較小。操作上建議規避漲幅較大的新能(néng)源汽車相關概念個股,也要(yào / yāo)預防類似“永煤”之類的黑天(tiān)鵝事(shì)件給市場情緒和資金面帶來的沖擊。長期來看,随着(zhe/zhuó/zhāo/zháo)市場制度、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質量的不斷提高,權益資産投資價值越來越得(dé / de / děi)到包括國際投資者在内的認可(kě),國内股市未來必将有較爲亮眼的表現,長線持續看好。
二、政策要(yào / yāo)聞
1、11月2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huì)議強調,紮實做好金融改革開放各項工作,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néng),全面實行(háng / xíng)股票發(fā/fà)行(háng / xíng)注冊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進金融雙向開放,堅決整治各種金融亂象,對(duì)各類違法違規行(háng / xíng)爲“零容忍”。
2、11月2日,滬深交易所(suǒ)修訂發(fā/fà)布QFII、RQFII實施細則,擴大投資範圍。新增允許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存托憑證、股票期權、政府支持債券等,允許參與債券回購、融資融券、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将外資持股比例披露指标由26%調整至24%,優化外資合計持股超過(guò)30%時減持安排。
3、11月4日,上交所(suǒ)制定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nián)行(háng / xíng)動計劃明确,推動全面實行(háng / xíng)股票發(fā/fà)行(háng / xíng)注冊制,從源頭把好上市公司質量關,嚴格退市監管;支持公司用(yòng)好用(yòng)足并購重組、再融資、REITs、ETF等市場工具;在科創闆積極探索制度創新,抓早抓小、預研預判,嚴防市場亂象在科創闆重演。
4、11月5日,證監會(huì)新聞發(fā/fà)言人就(jiù)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表示,螞蟻集團暫緩科創闆上市是上交所(suǒ)依法依規做出的決定,避免螞蟻集團在監管政策環境發(fā/fà)生(shēng)重大變化的情況下(xià)倉促上市,是對(duì)投資者和市場負責任的做法,體現了敬畏市場、敬畏法治的精神,相信這一決定将有利于(yú)資本市場長遠發(fā/fà)展。
5、11月16日,銀保監會(huì)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财務性股權投資行(háng / xíng)業限制,通過(guò)“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néng)力。銀保監會(huì)明确,建立财務性股權投資負面清單,禁止保險資金投資存在直接從事(shì)房地産 開發(fā/fà)建設 等十(shí)類情形的企業,同時鼓勵保險資金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
6、11月18日,央行(háng / xíng)行(háng / xíng)長易綱發(fā/fà)布研究文章稱,金融是特許行(háng / xíng)業,必須持牌經營,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放貸和金融詐騙活動。要(yào / yāo)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jiù)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分金融資産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
7、11月25日,上交所(suǒ)發(fā/fà)布《信息披露分類監管》通知,強調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qí)他關聯方不得(dé / de / děi)通過(guò)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爲自(zì)身輸送利益;披露信息應當合理、審慎、客觀,不得(dé / de / děi)利用(yòng)市場熱點進行(háng / xíng)概念炒作;應當專注主業,審慎籌劃高溢價、跨界收購以及其(qí)他可(kě)能(néng)産生(shēng)較大風險的資産交易等。
8、11月30日,滬深港交易所(suǒ)就(jiù)擴大滬深港通股票範圍達成共識:科創闆公司股票屬于(yú)上證180、上證380指數成份股或A+H股公司A股的,調入滬股通,其(qí)對(duì)應的H股調入港股通,通過(guò)滬股通買賣科創闆股票拟限于(yú)機構專業投資者;港股生(shēng)物科技公司屬于(yú)恒生(shēng)綜指成份股或A+H股公司H股的,調入港股通。
三、市場綜述
(一)總體走勢
11月A股震蕩上行(háng / xíng),全月上證指數上漲167.23點(5.19%)至3391.76點;深證成指表現弱于(yú)上證指數,上漲433.51點(3.28%)至13670.11點。成交量方面,上證A股日均成交3194.39億元,較上月增加772.17億元;深證成指日均成交4899.99億元,環比增加96.68億元。
圖表1:2020年(nián)上證成交額與指數走勢
圖表2:2020年(nián)深證成交額與指數走勢
(二)基本面與估值
基本面方面,11月官方制造業PMI 52.1, 預期值51.5, 前值51.4;官方非制造業PMI 56.40,預期值56,前值56.20,均保持在擴張區間。制造業分規模看,大型企業由52.6升至53,中型企業由50.6升至52、小型企業由49.4升至50.1,各類規模企業PMI均爲上升狀态,且均在擴張區間。我國經濟保持穩健發(fā/fà)展的态勢,預計後(hòu)期國内制造業PMI仍有望維持水面以上。
圖表3:2015年(nián)至今PMI走勢
估值方面,截至11月末上證A股月末平均市盈15.48倍,爲2010年(nián)至今60%的分位處;深證A股33.18倍,爲2010年(nián)至今56%的分位處;創業闆爲60.13倍,爲上市至今60%的分位處。分市場看,2010年(nián)至今上證平均市盈率爲15.42倍,深證平均市盈率爲32.6倍,創業闆上市以來平均市盈率爲59.27倍,目前三大股指估值基本處于(yú)曆史平均水平。
圖表4:2010年(nián)以來A股曆史平均市盈率
(三)資金面情況
1、社融規模
10月社會(huì)融資規模增量爲1.42萬億元,比上年(nián)同期多5493億元,預期1.4萬億;新增人民币貸款6663萬億元,預期8000億元,前值1.92萬億元;M2同比增長10.5%,前值增10.9%。分項看,增幅前三分别爲新增人民币貸款6663萬億、政府債券4931億元、企業債券2522億元;收縮最大的兩項爲新增未貼現銀承-1089億元、新增信托貸款-875億元。
圖表5:2015年(nián)至今社融情況(當月值)
2、外資流入
11月北向資金共交易21個交易日,整體呈現大幅淨流入狀态,合計淨流入579.29億元。其(qí)中滬股通淨流入411.71億元,日均淨流入19.61億元;深股通當月淨流入167.59億元,日均淨流入7.98億元。
圖表6: 2020年(nián)至今北向資金流入與滬深300指數
3、融資餘額
截至11月末,兩市融資餘額合計14571.83億元,較月初增加423.07億元。分市場看,兩市融資餘額均有所(suǒ)增加,其(qí)中滬市融資餘額7470.61億元,較月初增加204.81億元;深市融資餘額7101.21億元,較月初增加218.24億元。
圖表7:2016年(nián)以來兩市融資餘額與指數走勢
(四)各闆塊情況
11月大盤震蕩上行(háng / xíng),申萬行(háng / xíng)業整體表現較好,28個行(háng / xíng)業指數中23個上漲。順周期行(háng / xíng)業表現亮眼,當月漲幅前三的闆塊爲有色金屬(20.51%)、采掘(15.01%)、鋼鐵(10.91%);由于(yú)受疫苗消息刺激,市場風險偏好有所(suǒ)上升,醫藥股跌幅居首,當月跌幅前三的闆塊爲醫藥生(shēng)物(-6.63%)、計算機(-2.66%)、傳媒(-2.09%)。
圖表8:申萬行(háng / xíng)業指數當月表現
(五)市場融資情況
11月權益融資家(jiā)數及規模環比大幅上升,其(qí)中融資家(jiā)數102家(jiā),較上月增加41家(jiā);融資金額1672.14億元,較上月增加644.73億元。分項看,IPO 21家(jiā),募資286.68億元;增發(fā/fà)55家(jiā),募資885.13億元;優先股2家(jiā),募資58億;可(kě)轉債發(fā/fà)行(háng / xíng)21家(jiā),募集427.82億元;可(kě)交債發(fā/fà)行(háng / xíng)3家(jiā),募資14.5億元。
圖表9:市場權益工具融資情況
(六)市場情緒
11月A股市場整體震蕩上行(háng / xíng),兩市交易活躍、投資人熱情較高,市場呈現量價齊升的較好走勢。
圖表10:當月市場情緒
(七)股市與債市
11月債市走勢平穩,月末中債綜合指數報205.66點,較上月小幅上漲0.35點;标杆滬深300指數月末報4960.25點,較上月上漲264.92點。
圖表11:15年(nián)以來股市與債市的走勢
四、熱點事(shì)件與每月思考
不大水漫灌,也不讓市場缺錢
—3季度貨币政策執行(háng / xíng)報告核心解讀
1、央行(háng / xíng)3季度貨币政策執行(háng / xíng)報告口徑變化
2、對(duì)報告的核心解讀
(1)三季度執行(háng / xíng)報告呈現五大變化:
①重提“閘門”,貨币政策“不缺不溢”,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讓市場缺錢。
②社融與M2增速由“合理增長”變爲“同反映潛在産出的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信用(yòng)擴張周期即将迎來拐點。
③重提“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2021年(nián)穩杠杆成爲重要(yào / yāo)觀察點。
④強調“跨周期設計”,處理好長短期均衡。
⑤新增“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強調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2)利率方面
随着(zhe/zhuó/zhāo/zháo)貨币政策正常化,疊加3季度中長期貸款占比提升,貸款加權利率、一般貸款利率較2季度分别小幅擡升6BP、5BP。
(3)彙率方面
近期人民币彙率持續升值,基本面是主要(yào / yāo)支撐。展望未來,1-2個季度内人民币或仍處升值通道;長期來看,或仍以雙向波動爲主。
(4)經濟基本面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經濟持續複蘇但基礎并不牢固,不宜對(duì)經濟形勢盲目樂觀。貨币政策正常化,但談收緊爲時尚早,宜保持觀察。未來1-2個季度,經濟數據預計将延續3月份以來的慣性和政策滞後(hòu)效應,經濟繼續複蘇,但明年(nián)1季度之後(hòu)經濟同比、環比均面臨放緩壓力,即2020年(nián)5月是政策頂,2021年(nián)1季度前後(hòu)是經濟頂。
(5)通脹
從通脹來看,拿掉豬以後(hòu)重回通縮。豬周期下(xià)行(háng / xíng),拖累CPI回落;PPI持續低迷,回升動力偏弱。
(6)海外
從海外來看,疫情持續時間可(kě)能(néng)超預期,全球經濟延續恢複但力度較弱,主要(yào / yāo)經濟體公共部門債務攀升、金融風險持續累積。
(7)未來
展望未來,貨币政策保持穩健中性,關注穩杠杆和防風險。①經濟恢複基礎并不牢固,貨币政策宜保持穩健中性,不宜盲目樂觀。②結構性政策精準導向,繼續加大對(duì)新基建等符合新發(fā/fà)展理念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③持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綜合施策推動實體融資成本下(xià)行(háng / xíng)。④流動性管理工具與金融監管政策相互配合,兼顧穩杠杆與防風險。
(注:以上内容摘自(zì)微信公衆号“澤平宏觀”)
免責聲明:
本報告基于(yú)本公司認爲可(kě)靠的且目前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的準确性和完整性。同時,本公司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huì)發(fā/fà)生(shēng)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将适時更新,可(kě)能(néng)發(fā/fà)出與本報告所(suǒ)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緻的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xià),本報告并非作爲或被視爲出售使用(yòng)。報告中的信息或所(suǒ)表述觀點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duì)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xià),本公司不對(duì)任何人因使用(yòng)本報告中的任何内容所(suǒ)引緻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爲無效。
本報告版權歸金政财務公司所(suǒ)有,未經本公司事(shì)先書面協議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dé / de / děi)以任何形式複制、轉發(fā/fà)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經公司事(shì)先書面協議授權刊載或轉發(fā/fà)的,被授權機構承擔相關責任。不得(dé / de / děi)對(duì)本報告進行(háng / xíng)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yòng)、删節和修改。不得(dé / de / děi)将報告内容作爲訴訟、仲裁、傳媒所(suǒ)引用(yòng)之證明或依據,不得(dé / de / děi)用(yòng)于(yú)營利或未經允許的其(qí)他用(yòng)途。